网站地图

行业动态

专家对人工增雨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做出说明

入夏以来,一些地方大暴雨,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明显的旱情。气象部门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,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,用多种方式实施人工增雨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。夏秋时节,北方地区的冰雹灾害也比较频繁,这一地区的“人工影响天气”工作就包括“人工增雨”和“人工防雹”。大家在欣喜之余,多少也有些担忧:将炮弹打上天空,或用飞机在云层上播撒化学物品,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呢?

  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,无论是人工增雨,还是人工防雹,对大气、水等环境因素都是没有危害的。

  人工增雨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,它的核心就是通过飞机、大炮、火箭等传输手段,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作用,促使云中更多的水分变成雨滴降落下来。人们担心人工增雨对环境有污染,主要是基于两点:一是催化物没有被云中水汽吸收,会不会直接造成大气污染?二是催化物被吸收后,降落到地面的雨水,会不会对水资源和下垫面造成污染?

  据专家介绍,目前人工增雨作业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有三类:第一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;第二类是温度很低的干冰,其汽化时可使周围空气层冷却到零下40度左右,从而引起水汽的凝结;第三类催化剂是被称为“成核剂”的碘化银,它具有云中自然冰核的性质。

  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,它和盐都是来源于天然物质,因而也不会对自然环境有什么污染。另外,由于盐粒等只适用于温度高于零度的暖云,干冰的制造、保存和运输很不方便,实际作业中较少使用。碘化银是目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的主要催化剂。碘化银本身毒性很低,再加上它比干冰制造冰晶的效能高出成百倍,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要播撒十几克至几十克就能奏效,因而总投放量也很少,无论是否被云中水汽吸收,散布于地面空中的碘化银含量都很低(完全在达标范围内),不可能对大气和水造成污染。

  和人工增雨相比,人工防雹更不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。防雹的目的就是防止冰雹降落地面。目前人工防雹的主要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使用碘化银,利用火箭或高射炮把带有催化药剂(碘化银)的弹头射入冰雹云的过冷却区,药物的微粒起了冰核作用,过多的冰核会分“食”过冷水而不让雹粒长大或拖延冰雹的增长时间。而碘化银几乎是零污染。另一种防雹方法则纯粹是物理性的,主要是采用空炸炮的方式,用“爆炸效应”达到消雹的目的(其机制是很复杂的,还需科学家们深入研究)。

  去年,经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处的专家们评估测定,在使用人工催化剂后的近地面大气和降水中,碘化银的含量极低,几乎为零,因而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。
 


上一篇:【湖南对74家超能耗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
下一篇:【加强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新制度

深圳通电路 | 沈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| 深圳塑胶制品 | 深圳金属材料科技 | 深圳市大族光伏装备有限公司 | 山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|